空间科学学报 · 2020年第3期341-348,共8页

北斗三号电离层模型性能分析

作者:许龙霞,李孝辉,何雷

摘要: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北斗三号系统空中星座在2020年左右完成部署,信号的覆盖范围从亚太大部分地区扩展至全球.实际上自2018年底北斗三号系统已经可以初步提供全球服务.相应地,北斗系统的单频电离层模型从只适用于亚太大部分地区的BDSKlob模型发展到适用于全球范围的BDGIM模型.为分析北斗三号电离层模型的性能,以IGS GIM最终数据为参考,比较了2019年3月1-31日期间北斗BDGIM模型、BDSKlob模型以及GPSKlob模型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改正效果.结果表明:北斗三号BDGIM模型在中国区域的改正率达75%以上,优于BDSKlob模型59%的改正率;在全球范围的改正率达60%,优于GPSKlob模型49%的改正率.除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外,BDGIM模型的电离层误差值均小于GPSKlob模型,其在垂直方向的电离层均方根误差值优于6 TECU.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频电离层模型BDGIM模型KLOBUCHAR模型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ingle-frequency ionospheric modelBDGIM modelKlobuchar model

分类号: P352[天文地球—空间物理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