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 · 2020年第2期305-325,共21页

安徽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地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作者:张赞赞,张舒,吴明安,写熹,吕博,魏国辉

摘要: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轴向原生晕地球化学分析及建模,可弥补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的多解性及探测精度的局限性,对定位和评价深部盲矿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钻孔原生晕的研究工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查明了主要成矿指示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富集和亏损,确定了磁铁矿、硫铁矿和硬石膏矿体的矿中、近矿及远矿指示元素组合,结合矿床成因模型,建立了泥河玢岩型铁矿床地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通过罗河和小包庄玢岩型铁矿床的佐证,认为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型铁矿床的勘探工作中。

发文机构: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关键词:地球化学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玢岩型铁矿泥河铁矿床庐枞盆地长江中下游成矿带geochemistryprimary geochemical halosprospecting modelporphyrite iron depositNihe iron depositLuzong basin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metallogenic belt

分类号: P618.31[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Mineral Deposit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