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义天,胡乔青,王瑞廷,高卫宏,陈绍聪,魏然,王长安,汶博,温深文,唐敏杰
摘要:陕西凤太(凤县-太白)矿集区是南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发育7个大中型铅锌矿床以及许多小型矿床(点)。关于铅锌矿床成因前人提出了多种观点,这些成因认识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同生成矿还是后生成矿,是一期成矿还是两期成矿。多年来笔者在凤太矿集区开展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工作,文章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近十年来有关的区域地质、矿产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等方面的新进展,系统论述了铅锌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流体和成矿元素来源,厘定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动力学背景,建立成矿模型,并提出新的找矿方向。笔者认为凤太矿集区铅锌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秦岭造山运动的后碰撞阶段,是区域大规模构造变形变质-岩浆作用-流体活动的产物,是同一期成矿事件中后生成矿流体在不同构造扩容空间充填交代形成不同矿化类型铅锌矿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多源流体成矿系统。根据成矿模型,提出了中泥盆世古道岭组灰岩的内部及灰岩与中酸性岩体接触带附近是今后深部找矿勘查的新目标。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宝鸡西北有色七一七总队有限公司
关键词:地质学成矿模型铅锌矿床后碰撞晚三叠世找矿方向凤太矿集区geologymetallogenic modelZn-Pb depositspost-collisionLate Triassicprospecting targetFengtai polymetallic ore concentration area
分类号: P618.42[天文地球—矿床学]P618.43[天文地球—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