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 · 2020年第5期754-784,共31页

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作者:倪培,潘君屹,迟哲

摘要:华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聚集区,其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尤其引人注目。文章围绕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系统收集了该区内30余个主要矿床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总结了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华南燕山期最重要的铜成矿类型。对此,文章结合华南地区近年来铜及相关金、钼等金属的最新找矿勘查进展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成果,分别以德兴矿集区、德化矿集区、紫金山矿集区和治岭头矿集区为例,提出了华南燕山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几种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发文机构: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地质学华南燕山期铜矿床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矽卡岩型成矿模式找矿方向geologySouth ChinaYanshaniancopper dipositporphyry typeepithermal typeskarn typemetallogenic modelore exploration

分类号: P618.41[天文地球—矿床学]

来源期刊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Mineral Deposit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