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富贵,秦爱华,祝有海,孙忠军,张舜尧,王惠艳,杨志斌,周亚龙
摘要: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机制较为复杂,水合物横向难以对比,形成机理不清楚,急需对天然气水合物迁移机理进行研究。文章根据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钻井揭示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岩芯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中侏罗统和上三叠统均为较好烃源岩,天然水合物气源以热解气为主,主要由上三叠烃源岩迁移和中侏罗统木里组烃源岩扩散提供,显示了多源多期次的特点。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祁连山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气体运移与聚集、中新世中晚期—上新世整体抬升、第四纪游离气体转化成天然气水合物矿藏3个阶段,经历了"先聚集-再抬升-后成藏"等过程,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初步建立了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迁移机理。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地球表层碳-汞地球化学循环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关键词:地球化学天然气水合物烃源岩迁移机理祁连山冻土区geochemistrynatural gas hydratesource rockmigration mechanismQilian Mountain permafrost
分类号: 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