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问题 · 2020年第6期579-586,共8页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恢复的时空特征及评价

作者:黄颖利,李晗晗,朱震锋,张祥华

摘要:以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恢复为切入点,利用2004—2016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区15个省市的数据评价分析天保工程生态恢复效果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生态恢复效果逐年增长且整体表现良好,但在实施过程仍然需要注意平衡天然林管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与资金之间的关系;根据生态恢复效果可将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划分为生态风险降低、生态状况改善、生态恢复能力增强3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工作。最后,围绕加强天然林基础管护、因区施策、完善天保制度与法规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坚持优化天然林管护制度并强化政策落实,适度发展天然林生态产业,健全奖惩、培训、监管制度与法规建设等建议。

发文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生态恢复时空特征评价天保工程ecological restoration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evaluation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ject

分类号: F326.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X24[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