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问题 · 2020年第5期499-509,共11页

规模经济、多重激励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 经验总结

作者:黄颖,温铁军,范水生,罗加铃

摘要:运用分工理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森林生态银行”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分散的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存在5个问题: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和产业跃迁问题。与小规模林业经营模式相比,“森林生态银行”具备分工经济和多重激励的可能。“森林生态银行”依托分工经济破解小规模林农的经营效率问题、交易成本问题,并在内部实行多重激励,破解生态转型问题、流动性约束问题、产业跃迁问题,最终实现生态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因此,提出完善“森林生态银行”的金融工具属性、加快生态资本深化、促进投资端项目落地、完善收益分配机制等政策建议。

发文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生态银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规模效应分工经济资产证券化Forest Eco-Bankecological productsscale effectlabor division effectaverage revenue

分类号: F326.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