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 2020年第11期85-90,共6页

袁大滩煤矿煤体含水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刘瑞瑞

摘要:煤层一般被认为是良好的隔水层,但袁大滩煤矿2号煤多条巷道在掘进期间却出现了煤层大量出水的情况,出水位置主要集中于煤层底板以上0~2 m范围内,煤体具有明显的含水特性。相较于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水,煤体含水具有水量大、水压小、分布广、疏放困难等特点。通过对袁大滩煤矿地层的沉积相、煤层孔隙、裂隙发育情况、顶板覆岩富水情况、地质构造发育情况、地下水补给条件等多因素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在良好的水源补给条件下,煤层及顶板孔隙、裂隙发育,煤体存在储水空间以及隔水性较强的底板共同作用使煤层成为含水地层。针对煤体含水的形成机理及含水特征,采取有效的“探”、“疏”、“排”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发文机构: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

关键词:煤体含水储水空间储水结构补给来源赋存特点防治措施

分类号: X70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