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质研究 · 2007年第1期 48-53,共6页

东沙海区浅层沉积物中黄铁矿异常及其意义

作者:陆红锋,刘坚,陈芳,廖志良

摘要:东沙海区浅层沉积物的两个岩心出现大量的黄铁矿。GC10岩心中的黄铁矿在300cm以下含量增加,在700am的区段达到最高,主要为管状、棒状、莓球状;HD319岩心黄铁矿则相对较低,只在最底部730cm的区段突然增加,以莓球状为主。GC10岩心黄铁矿含量异常层位与甲烷含量增加层位一致,而在Corg-Ssulfide^2-含量变化图上,S^2-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线性关系不明显,显示了该岩心黄铁矿的形成主要受高甲烷流通量影响;而HD319岩心的有机碳高的层位,S^2-含量也高,表明HD319岩心黄铁矿的形成与沉积物中有机质降解密切相关。GC10岩心黄铁矿的δ^34S(‰)值在-17.149~-33.240CDT之间,显示了非常负的硫同位素比值和宽的区间;HD319的矿S(‰)值-36.363~-39.162CDT之间,相对比较稳定。GC10岩心黄铁矿的δ^34S(‰)值特征,可能与富甲烷环境有关,而HD319受其影响稍弱。

发文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东沙海区黄铁矿有机碳硫同位素水合物Dongsha area of South China Sea Pyrite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Gas hydrates

分类号: P736.41[天文地球—海洋地质][天文地球—海洋科学]TD951.1[矿业工程—选矿]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