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质研究 · 2009年第0期10-27,共18页

南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常量与微量元素分布格局与物源分析

作者:钟和贤,邱燕,张欣

摘要:利用南海中南部8°~12°N,108°40′~114°E区域内获取的142个测站的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和化学测试数据,对研究区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变化趋势、常微量元素的分布以及不同海域的物源和沉积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大多数元素在本区的分布趋势均有一定的规律,且与沉积物粒度有关。西部陆架陆坡、东南陆坡(南沙岛礁区)和深海盆区沉积环境、物源均有一定的差异。西部陆架陆坡以陆源碎屑组分为主,其次为钙质组分和硅质组分;东南陆坡以陆源碎屑和钙质组分为主;深海盆区影响因素较多,相对较重要的是陆源碎屑组分和粘土吸附组分、自生沉积组分,两者互为消长,其次为钙质组分和硅质组分。

发文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物源南海中南部

分类号: P736.211[天文地球—海洋地质][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