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禁碑是探寻我国农耕时期生态文明的重要历史资料,对历史禁碑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从研究历程、作者与机构及共现...
“环境设计”一词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园林、街区、城市的建设营造,以及历史环境的保护等内容,是艺术与科学的综合运用。自19世纪以来,随着世界范围的城市化不断发展,城镇体系演变进一步加快,人口、产业向城市集...
南京作为著名的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城市和风景名胜建设历史。相关文献记录从唐朝刘禹锡《金陵五题》到清末徐上添《金陵四十八景》翔实丰富。其中,山岳风景在南京风景名胜的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四十八景中...
...
本刊自2001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以“环境与发展”主题为报道特色,致力于打造特色栏目《环境伦理学研究》。经过近20年的精心组织和策划,该栏目不间断地发表了国内外学者论文200多篇,作者涵盖了中国、美国、...
自2018年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指导着政府与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而且引领全社会接受这一新观念和自觉落实于行动。当前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显得尤为迫切,研...
“生态”与“空间”是当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研究中的两大主题。大卫·哈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把空间嵌入生态批判的场域,开拓了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空间维度。他从全球生态、城市生态、生态美...
环境正义源自对环境问题的伦理关注,它的实质是对环境责任和生态利益的合理负担和分配,可以说是社会正义概念的延伸和突破。从本质上来分析,环境正义就是环境伦理学的具体阐述形式,其核心内涵就是秉持公正、平等等...
六朝时期(229-589年)在南京建成的风景园林作品具有自然审美特性,这是中国园林史上的转折点,承上启下,其园林文化独具风采,其灿烂、精深的思想文化奠定了"文人园林"的后来发展方向。六朝持续三百多年的...
中华文化与中华美学的精神境界,历来聚生于自然清逸与自由闲适的状态,并由此而获取巨大的审美关怀,得到极致的审美表达。此种状态,就是“休闲”的审美状态。毋庸置疑,“休闲”是庄子哲学和美学的重要内容,“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