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03日

    关于农业人才支撑机制的思考——福建省农业发展为例

    海西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关键在于人才支撑体系的构建。由于福建农业发展受地理位置、自身技术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影响而有其独特性,但是目前福建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层次较低...

  • 08月03日

    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桂林地区农民培育状况的调查与实证分析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化解"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加强与改进农民培育进行了许多有力的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经验。本文通过对桂林农民培育状况的实...

  • 08月02日

    农民视角下青年农民培训模式的比较研究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比了青年农民培训的四种模式,得出两点结论:影响培训模式选择的因素由主到次依次为: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特点、培训方式、培训设施。对于青年农民来说,学校培训是目前最适合的培训模式。...

  • 08月02日

    和谐社会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也日益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入手,进而指出阻碍其城市融入的主要...

  • 08月01日

    基于小肥羊收购案的反垄断法程序分析

    小肥羊收购案引发关于相关市场的确定和经营者集中控制审查等反垄断法程序规则问题。我国反垄断法实体规则具有较强的原则性,司法实践中需依赖反垄断执法部门依据自由裁量权来制定评判标准,采用的实质性减少竞争的实...

  • 08月01日

    我国律师执业条件制度的完善

    律师执业条件制度是律师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完善律师法、保障律师队伍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律师执业条件制度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就从细节之处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

  • 07月31日

    先秦儒家孔孟乐道的人生旨趣

    孔孟乐道精神分为君子之乐、贤士之乐和圣人之乐。君子弘道以求学习、交友、有志之乐;贤士以"立命""修身"得求"知命""事天"之乐;圣人求仁且智而得以忘忧乐道。先秦儒士正是以此三者为生活信念、道德准则和最...

  • 07月31日

    浅析我国先秦时期辩证思维的特征

    中国辩证法思想是一种人生精神境界,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个时期所产生的学说对后世也有着不可磨灭的...

  • 07月30日

    论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及其对我国市民社会发展的启示

    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中关于国家理论的重要论点。马克思用批判的思想扬弃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确立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辩证唯物历史观。马克思的市民...

  • 07月30日

    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浅谈儒家“君子”人格的三维目标及其二重意蕴

    "君子"一词出现得非常早,一开始特指国君的儿子,后来又指身居高位的人。到了孔子,他赋予了君子新的涵义,即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论语》的诸多篇章都谈及君子,并着重论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对立。儒家的君子修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