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建立农地制度拓扑模型,从农民认知视角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农民认知对农地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农村改革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善、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对农地制度的认知状态明显好转,...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29个省份的农户问卷调查,基于农民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分析农村民生类、生产类、公共安全类和环境保护类基...
本文利用1990--2005年安徽省统计数据,借助Granger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主要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VAR模型建立冲击响应函数进一步深入探讨...
我国以少数人控制为特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表现出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其中中小社员与核心社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实践中表现出对中小社员利益的侵害与合作社整体价值的损失。笔者认为,...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已成为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极大吸引着创业资本的进入。本文分析了创业投资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运用及特点,并探讨了创业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家之...
本文利用区位商分析了2000年和2005年内蒙古乳业、肉类加工业、毛绒加工业在内蒙古各地区的集聚区域分布情况,并使用Hoover系数分析测定了2000--2005年这三个产业在各盟市的产业集聚水平及变...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种地域性、独特性及制度赋予的特定权利,对其他经济资源具有聚集效应,从而会引导和开发地理标志农产品...
本文利用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构成要素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采用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LikertScale五点量表的调查数据,对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市场能力、组织...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细致调研,利用调研的第一手数据全面剖析了小麦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成本收益情况。研究发现,粮食涨价是由于成本推动的,小麦制品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业之外的因...
本文在对浙江、广东、湖北等地食品安全可追踪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开发系统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归纳了可追踪系统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可追踪系统缺乏追踪所需的身份信息、农户上传信息的真实性难以测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