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管理 · 2020年第6期15-24,共10页

乡村振兴语境下的“城归”:情景、解释、隐忧与价值实现

作者:于水,杨杨

摘要: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背景下,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一定程度上处于“缺位”状态。在国家施政方略转变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形成的“城归”群体,有望成为农业农村改革新的支撑力量,其承载的推进乡村创新创业、重塑乡村公共价值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功能,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城归”现象是“合理性”与“合情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城乡主客观推拉力量的运行方向,城市疏离感、城市离心力、后现代乡村与乡村向心力等推拉合力奠定其生成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在“城归”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资源瓶颈、话语沟通不畅及乡村治理生态失调给其带来不可言喻的忧虑。因此,在乡村振兴语境下,“城归”价值的实现应有所依托,提升乡村的联盟治理能力、营造优质的公共话语空间及优化乡村治理生态,成为可行的策略选择。

发文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归联盟治理公共话语空间乡村治理生态rural revitalizationurban returnsalliance governancepublic discourse spacerural governance ecology

分类号: F32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C912.82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