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年第2期 229-231,共3页

作物种质资源的非生态性偏差和人类行为下的种质生态伦理

作者:王晓为,丁广洲,梁学庆

摘要:作物的生产是以利用自然生态能量为前提的物质生产,任何作物种质资源都要回归自然生态系统才能进行能量截获和物质合成,因此,作物种质的“运筹”需要接受种质生态伦理的约束。种质生态伦理是指种质资源对其生存的外部生态环境所产生作用的伦理性约束,是种质资源作为非单一属性自然资源秉承自然法则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要求。本文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的非生态性偏差并对非生态性偏差进行了生态学分析,提出了“种质运筹”的概念,并论述了种质生态伦理约束的理论内核,从种质生态伦理角度诠释了种质运筹的伦理生态学内涵。

发文机构: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种质资源非生态性偏差种质生态伦理germplasmnon-ecological warpecological germplasm ethic

分类号: S326[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科学—农艺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