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2年第5期 352-356,共5页

不同水管理稻田水量转换及其生产力

作者:谢小立,邹君

摘要:模拟不同水源条件的稻田水管理模式,试验解析田间水量转换及其水分生产力.结果表明:处理间田间水量转换有明显差异,常规管理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他环境耗水(维持)占1/5.长年水层灌溉田间蒸散和维持性环境耗水偏大;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比例过高.水分生产力,长年水层灌溉与常规管水的稻谷产量的表现一致,为6.65kg/mm·hm2·a,耕灌雨养处理较低,为6.13kg/mm·hm2·a.群体光合累积效应处理间差异表现与产量差异表现相同,早稻差异很小,晚稻差异显著.叶片水分生产效率,早稻以水层灌溉最高,晚稻是常规管理最高,耕灌雨养处理早晚稻都较低.不同生育期这种大小关系有变化.田间水分条件对水稻光合、蒸腾、冠层温度和叶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稻田水量转换生产力水资源管理paddy fieldwater transformationproductive forces

分类号: 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S274.3[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科学—农业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