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年第1期 107-109,113,共4页

粮食作物不同种植模式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作者:吴大付,陈红卫

摘要:作者以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和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两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麦玉两熟区,通过50个农户的调查,周年产量10347.5—14211.0kg/hm^2,氮肥用量499.5—670.5kg/hm^2,氮肥利用效率51.79%-54.44%;河北景县水体硝酸盐含量测定未发现超标;对不同产量地块水样测定,高产地块硝酸盐含量高于中产地块;对桓台和温县水体调查中发现,有3个水样硝酸盐含量超标,占调查总数的15.8%;对同一井水多年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双季稻作区117个农户调查,氮肥用量为436.3—594.3kg/hm^2,产量为6273-1—9278.2kg/hm^2,氮肥利用效率为28.76%-32.09%;双季稻不同时期水体硝酸盐含量测定未超标。为减少硝酸盐污染的发生,减少氮肥的投入。合理施用氮肥。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发文机构:河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地下水硝酸盐food cropplanting patternsunderground waternitrate

分类号: S344.1[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农业科学—农艺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