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20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气候保险的概念、理论及在中国的发展建议

作者:许光清,陈晓玉,刘海博,黄丹泽,张友谊

摘要:气候风险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气候保险通过转移分散风险成为应对气候风险的有效机制。文中首先在辨析气候保险的概念和市场机制等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气候保险存在逆向选择风险与难以满足大数法则、存在道德风险与反馈效应的问题;其次梳理了发达国家气候保险的发展情况,其风险分散和转移功能比较强,保费一部分存在政府补贴,一般采取政府紧急贷款、再保险和保险衍生品的方式进一步分散风险,但是也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最后分析了中国气候保险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着难以满足大数法则的问题,道德风险尚无明确体现,并提出建议:完善气象站基础设施、制定自然灾害风险地图、提高公众和敏感行业气候保险的购买意愿等尽量使气候保险满足大数法则;促使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考虑非经济成本,未雨绸缪避免道德风险及反馈效应;适时发展气候再保险和保险衍生品,建立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市场机制。

发文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气候保险大数法则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反馈效应Climate insuranceLaw of Large NumbersAdverse selectionMoral hazardsFeedback effects

分类号: F83[经济管理—金融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