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20年第6期770-774,共5页

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进展分析与政策建议

作者:付琳,曹颖,杨秀

摘要:中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国家之一。科学适应气候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城市是全球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地区[1],国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多聚焦于城市韧性(resilience)的提升[2],国内研究多聚焦气候适应能力的提升[3]。2017年初,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以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为核心,以实现城市的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启动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创建工作,并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4](下文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实现城市的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发文机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韧性建设试点可持续发展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因素安全感

分类号: TU9[建筑科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