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20年第5期555-563,共9页

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合作潜力的影响

作者:运晓博,汤秋鸿,徐锡蒙,周园园,刘星才,王杰,孙思奥

摘要:澜沧江-湄公河(澜湄)流域南北跨越了25个纬度,流域上下游气候差异明显。同时遭遇干旱或湿润通常不利于上下游水资源合作,而水文气象条件正常或上下游间的干湿条件不一样时有利于缓解流域内的竞争性用水状况。为探究气候变化对澜湄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合作潜力的影响,基于普林斯顿降水数据集与全球气候模型预估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Copula函数计算了历史时期(1985—2016年)与未来时期(2021—2090年)澜湄流域上下游同时面临干旱、湿润以及干湿存在差异的发生概率。基于典型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情景的预估结果显示与历史时期相比,未来时期澜湄流域在RCP4.5与RCP8.5情景下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遭遇同期湿润的概率在逐渐增大(最大达到199.5%),遭遇同期干旱的概率则在逐渐减少(最小达到-35.9%),而遭遇干湿差异时期的概率在所有时段均大幅减少(-53.1%~-42.5%)。未来澜湄流域上下游同期湿润概率的增加和遭遇干湿差异概率的减少预计将加大上下游面临水资源竞争的可能性,从而对澜湄流域各国家之间的水资源合作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研究可以为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跨境河流气候变化澜湄流域COPULA函数Transboundary riverClimate change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LMRB)Copula function

分类号: TV2[水利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