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 2020年第2期77-84,共8页

贵州一次热低压辐合线型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作者:谢清霞,万雪丽,庞庆兵,林小杰,普卓玛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和Micaps资料,对贵州2017年4月5日贵州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以及各种有利于大冰雹生成的因素和回波特征。分析发现:该次降雹属典型的贵州热低压辐合线型(或高空槽型),降雹区位于地面辐合线南侧,冰雹直径在10 mm以上的站数占总站数的61%,最大直径为20 mm;CAPE、SSI、K、Si指数和垂直风切变等大气对流参数很好地预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本次过程具备适宜冰雹生长的0℃和?20℃层高度的条件,两层之间厚度3 km;这次雹暴具有强烈对流风暴的回波特征:反射率因子图上的弓形回波、悬垂结构、有界弱回波区、三体散射和中层径向辐合。贵阳回波定高为31.5 kft,强回波区高度扩展到?20℃层以上,垂直液态水含量最大值为8.03 kg/m2;5日EC模式给出了较好的预报结果,但是对于地面风场的预报明显低于实况,特别是安顺至贵阳北部的南风,模式预报6~8 m/s,实况13时持续增强到8~12 m/s,因此模式预报强降水落区比实际偏南,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地面实际风场分析辐合线位置及辐合强度,对落区进行订正。

发文机构:贵州省气象台 贵州省六盘水市气象局 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气象局

关键词:贵州冰雹热低压辐合线型

分类号: P45[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