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春梅,张军辉
摘要:为了研究2019年7月11日02时到13时成都市双流区一次强降水过程的特征和成因,利用常规天气图、欧洲中心(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和温江站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动力抬升作用等方面对此次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本次降水是在高低层系统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对流性强降水过程。双流上空的对流层中高层辐散,低层有气旋性辐合,冷暖气流在降水区交汇,释放了对流层中低层的不稳定能量,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2) 双流上空较强的水汽辐合和较大的比湿场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强大的水汽条件。来自于孟加拉湾以及南海的水汽在双流上空汇合,在该地形成水汽辐合中心。不稳定能量方面,降水发生时,双流地区850 hPa的假相当位温高值中心值为80℃,∆θse500-850达到−10℃。大气为不稳定层结,川南地区存在的能量锋区不断向双流输送不稳定能量,为双流暴雨提供了不稳定条件。动力方面,500 hPa高原低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使地面气旋性辐合加强,双流上空产生一个强度为−1.0 Pa∙s−1的上升中心。高空强烈的辐散促使低层的垂直上升运动增强,为本次强降水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3) 通过温江站探空资料分析,在暴雨发生前,不稳定能量就开始积累,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一旦大气层结受到扰动,暴雨就发生了,随着能量释放完毕,降雨也随之结束。CAPE指数可以反映出能量的积累,对暴雨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发文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关键词:强降水环流形势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动力条件Heavy PrecipitationCirculation SituationWater Vapor ConditionsUnstable EnergyDynamic Conditions
分类号: P45[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