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科学 · 2020年第3期93-100,共8页

“云雀”残涡影响下豫西南一次大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作者:周鑫,刘杰,王新敏,王迪,栗晗,俞洋

摘要:受第1812号台风“云雀”残余环流影响,2018年8月5日凌晨到上午,河南南阳、平顶山、洛阳交界一带出现了3 h雨量超过180.0 mm、小时雨量达到69.4 mm的极端强降水,常用的全球模式和中尺度模式均未能给出暴雨提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云2G、风云4A卫星资料,南阳站雷达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流初生和中尺度特征分析,探讨这种弱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局地大暴雨的物理过程和触发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这次大暴雨过程是“云雀”台风残余环流沿副高边缘西移过程中,在伏牛山、大方山的喇叭口地形强迫下形成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触发了强对流。2)降水过程的时间和强度与边界层形势演变对应较好,业务中需加强对边界层的关注。3)强降水出现在中尺度云团后部的TBB梯度大值区,位于喇叭口地形的南缘,不断有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4)大暴雨是以暖云为主的强降水过程,出流较弱,具有低质心、高效率的特点。强降水开始时,对流发展高度不高,与雷达相比,FY4A卫星没有提前发现这次过程的初生对流。

发文机构: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阳市气象局 河南省气象台 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台风“云雀”对流初生短时强降水中尺度特征typhoon“Skylark”convective initiationshort-time severe rainfallmesoscale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P458.121.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