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昕翼,杨丰恺,朱育雷,倪长健
摘要:利用成都市2017年1月14—29日环境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激光雷达探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对应时段灰霾过程的演变机理。结果表明:该灰霾过程与天气形势的高低空配置有密切关系;气象因子的变化对颗粒物扩散具有重要作用,风速、温度和相对湿度与PM 2.5质量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45和0.20;灰霾过程期间混合层高度平均值较低(378 m),呈现出白天高和夜晚低的特征;通过混合层高度与地面颗粒物质量浓度的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表明,混合层高度通过2 h左右可对地面颗粒物的扩散起明显作用(二者相关系数较对应时次的-0.47提升至-0.6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对未来数小时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演变趋势做出指示。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灰霾过程预警预报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参考。
发文机构:成都市气象局 贵州省气象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灰霾PM2.5消光系数混合层高度HazePM 2.5Extinction coefficientMixing layer height
分类号: X51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