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环境学报 · 2020年第3期26-32,共7页

气象因素对常州市区PM2.5浓度影响

作者:王振,杨卫芬,叶香,李艳萍,夏京,李春玉,何涛

摘要:利用2016—2018年常州市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数据,结合同期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常州市区PM 2.5以及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并统计分析气象因素对PM 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州市区PM 2.5、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气温等具有明显季节性,呈夏季较高冬季较低,而气压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征。相对湿度与PM 2.5呈正相关,即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PM 2.5超标率和平均浓度均增加;降水对PM 2.5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与降水前PM 2.5浓度、降水量、降水强度有关,降水量、降水强度越大,则降水清除效果越好,而降水前PM 2.5浓度较小,则清除率不明显;常州市区偏西风时PM 2.5的超标率和平均浓度较其他风向较高;风速对常州市区PM 2.5的影响呈负相关,即风速越大PM 2.5超标率和平均浓度均减小;常州市区地面天气形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表现为气压较低气温较高,PM 2.5超标率以及平均浓度相对较低,而第二种类型表现为气压较高气温较低,PM 2.5超标率以及平均浓度相对较高。

发文机构:常州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气象因素PM2.5超标率清除率天气形势Meteorological factorsPM 2.5 exceeding standard rateScavenging rateSynoptic situation

分类号: X5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