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减灾研究 · 2018年第4期262-269,共8页

一次登陆台风倒槽暴雨过程的初步诊断

作者:凌婷,段艺萍,肖雯,李煜姗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卫星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数据,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和湿位涡理论,诊断分析了2018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登陆后的倒槽暴雨过程。结果表明,台风倒槽东侧偏南气流为暴雨区温湿能量的主要来源,倒槽顶部的暖式切变和倒槽西侧高值湿位涡的下传,使大气斜压性和低层不稳定度增强。倒槽附近温度场与风场的不平衡配置易于激发次级环流,有利于潜热能的释放和暴雨的增幅。暴雨区对流层低层(925hPa)湿位涡分量总满足MPV1<0,MPV2>0。中层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与未来6h降水落区对应较好,对此类台风倒槽类暴雨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发文机构: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暴雨台风倒槽非地转湿Q矢量湿位涡rainstorminverted trough of typhoonnon-geostrophic Q -vectorMPV

分类号: P458[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