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防御 ·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2018年3月吉林省三场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作者:刘娜,胥珈珈,李佳奇,王鑫

摘要:利用高空、地面环流形势图、NCEP(1°×1°)资料及地面实况观测数据,对2018年3月吉林省出现的三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前两场暴雪天气地面为蒙古锋面气旋强烈发展触发,过程一为暖锋和冷锋过境产生降水,暖锋段降水较弱,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冷锋过境时段;过程二降雪主要为蒙古锋面气旋暖锋段降雪,强降雪范围较小,降雪强度也不及其他两次强;过程三为华北气旋北上倒槽顶部产生的暴雪天气。三场降雪天气过程前期地面均有显著回暖过程,且高空850hPa均有明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500hPa有西北气流携带冷空气触发;前两场暴雪天气过程湿度条件较第三场过程略差,持续时间较短,同时在暴雪区存在明显的水汽通量辐合和水汽输送的大值区。三场过程高空200hPa均存在明显的偏西风急流区,高低空急流耦合区域为强降雪落区,同时700hPa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中心,且上升运动中心持续时间较长,这也是暴雪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场暴雪天气过程地面至850hPa均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机制,地转风随高度明显顺转,低层850hPa的明显暖湿气流和高空的干冷气流形成较强的热力不稳定机制,同时850hPa假相当位温存在明显的能量锋区,均有能量集中释放时段。三场暴雪雨雪转化地面温度在-1~0℃,高空850hPa等温线前期均有回暖,最大值为2~4℃,降雪开始后气温开始下降至-2~0℃。

发文机构:吉林省白山市气象局

关键词:暴雪水汽条件不稳定机制雨雪转化指标

分类号: P458.12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