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洋学报 · 2021年第1期31-43,共13页

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的变化特征及海气关系

作者:缪予晴,徐海明,刘佳伟

摘要:全球增暖背景下更加频繁和持续的海洋热浪事件已经对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对于海洋热浪的海气相互关系和对区域气候制作用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基于1982-201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逐日最佳插值海表温度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等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之相联系的海气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洋热浪日数和次数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第一模态在除黑潮和黑潮延伸区外的区域呈线性增加趋势,第二模态则呈南北反向分布,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海洋热浪的最大强度、持续时间、累积强度第一模态也呈线性上升趋势,最大强度和累积强度在高纬地区上升最多,持续时间在黑潮和黑潮延伸区变化最明显。从海气关系的角度来看,中低纬地区出现海洋热浪事件时,海气之间主要表现为海洋对大气潜热感热通量的增加,从而对周边区域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而高纬度地区出现海洋热浪事件时,海气之间则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影响,以长波辐射和感热通量变化为主。

发文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夏季海洋热浪西北太平洋变化特征海气关系summer marine heatwavesNorthwest Pacificspatiotemporal featureair-sea interaction

分类号: P732.11[天文地球—海洋科学]P732.6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