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母武彦,萧淑贞(译)
摘要:一、日本乡村振兴的历史日本二战战败后,选择了发展经济的道路。1960年至197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了2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柱,就是发展重化学工业和推进城市化。但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导致"社会负面效应",即社会成本相应增大。这种"社会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于空气、水资源等环境的破坏,即是"公害",将日本变成世界上最恶劣的"公害列岛";二是贫富差距被拉大,赚大钱的只是一小部分掌控着巨额资本的人,而平民百姓却依旧很穷。这种差距,不仅反映在国民个人收入上,在城市和乡村之间也有所体现。
发文机构:岛根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乡村振兴个人收入平民百姓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负面效应贫富差距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
分类号: 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