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

1949-1977年中国城乡双轨发展模式的解读

作者:廖桂村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构建起新的城乡关系,城市实现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变,农村从个体劳动向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发展。这种双轨发展模式不是要让农村向城市转变,而是要让城市和农村以不同的发展道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种模式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形成,人民公社化时期得到强化。双轨发展模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和农村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农业劳动方式、地理空间等方面的差异有关。物资资源和人口资源的流动让彼此分隔的城乡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改变彼此的发展方向。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乡关系必须将它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宜直接以后来的认识评价当时的观点,直接以城乡二元结构解释当时的城乡关系容易导致认识错位。

发文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双轨发展模式城乡关系二元结构Dual track developing modelUrban-rural relationshipDualistic structure system

分类号: F291.1[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