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土资源 ·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上海滨海平原全新世贝壳砂堤中介形虫的埋葬学研究

作者:王雨楠,周保春,温度,钱思源,颜培婧

摘要:本研究对采自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的“冈身”贝壳砂沉积物(约6400年前)中的介形虫亚化石群,从埋葬学角度进行了物种生态、壳体保存状态及种群结构特征分析。贝壳砂样中介形虫壳瓣密度为52个/g,包含8属8种,它们均为现代东海潮间带—潮下带浅海底栖种。其中数量最多者依次为布氏形纯艳花介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皱新单角介Neomonoceratina crispata和长中华美花介Sinocytheridea longa。潮上带和潮下带介形虫种类的缺失,说明该贝壳砂堤只接受了来自潮间带的微体生物壳体。贝壳砂中的介形虫亚化石保存状态较好,然而其壳体表面纹饰遭受了较强磨蚀作用。对埋葬群中数量最多的布氏形纯艳花介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壳体进行测量,同时对长江口岩心及东海浅海表层沉积样中的同一个种进行测量,对比了三个样品中该种的壳体壳长/壳高散点图。结果显示贝壳砂介形虫种群结构的最大特征是幼体少,推测是在潮间带—潮上带较强水动力作用下,相对脆弱的幼体壳体遭波浪破碎消失所致。

发文机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University of College Londo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全新世沉积地层滨海平原冈身贝壳砂堤介形虫埋葬学the Holocenesedimentary stratacoastal plaincheniershell sand bankostracodetaphonomy

分类号: P534.632[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Q915.819.6[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