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 · 2021年第1期15-32,共18页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岩溶类型及特征

作者:宁超众,孙龙德,胡素云,徐怀民,潘文庆,李勇,赵宽志

摘要: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因持续发现超深层资源潜力而备受关注,但该类储层存在成因和特征不明确以及勘探方向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基于地震资料解释,结合资料调研、野外露头考察、岩心及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和生产特征分析等手段,对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岩溶类型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哈拉哈塘地区发育表生岩溶和热液岩溶两类岩溶储层且特征差异明显。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良里塔格组,在良里塔格组顶面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内部形成水平管状洞穴体系;洞穴发生充填、垮塌和强烈压实,导致储层较致密,储集物性相对较差。热液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和鹰山组上部,沿断裂发育形成竖型洞穴,该类型洞穴及其垮塌体保留大量储集空间,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串珠",造成频繁的放空和漏失现象,是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主要油气储集体。而热液岩溶储层是现阶段研究区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而表生岩溶储层应合理规避。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岩溶表生热液洞穴体系垮塌串珠Halahatang oilfieldOrdoviciankarstepigenichydrothermal fluidscave systemcollapsebead

分类号: TE12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