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 · 2020年第10期1174-1187,1218,共15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煤的生烃动力学

作者:刘金水,李树霞,秦兰芝,易琦,陈晓东,康世龙,沈文超,邵龙义

摘要:通过高温高压封闭体系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和生烃动力学模拟分析,获得了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煤生成气态烃的产率及其动力学参数。结合古地温演化史和热演化史恢复了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西次凹及中央构造带的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煤的生烃演化历史,并基于预测的镜质体反射率(Ro)建立了研究区煤的生气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煤所生成的天然气以甲烷(C1)为主,重烃气(C2—C5)较少,C1和总气态烃(C1—C5)的产率增长速率在煤的高成熟阶段(1.10%≤Ro<2.20%)最大,在成熟阶段(0.50%≤Ro<1.10%)次之,在过成熟阶段(Ro≥2.20%)最小,且含碳原子个数不同的重烃气(C2、C3、C4和C5)的主裂解期不同。在西湖凹陷煤的生烃演化过程中,西部斜坡带平湖组和花港组中的煤所生成的气态烃最少,生烃条件最差;而西次凹、中央构造带平湖组和花港组中煤所生成的气态烃较多,是比较有利的生烃区。花港组中煤生成气态烃的产率远小于平湖组,且至今尚未达到生烃高峰。

发文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西湖凹陷生烃动力学生烃史生气演化模式Xihu sagcoal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hydrocarbon generation historygas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

分类号: TE122.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石油学报

Acta Petrolei Sinica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