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论文
  • 08月13日

    页岩基质孔隙水定量表征及微观赋存机制

    页岩基质赋水性是影响页岩气富集和运移的重要地质因素之一,但针对基质孔隙内不同状态(吸附与游离)水的定量表征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微观赋存机制还不够清楚。基于孔隙内吸附水和游离水两相共存特征,提出了吸附比...

  • 08月13日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烃源岩孢粉相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酒西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发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下白垩统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通过对旱峡地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烃源岩孢粉相进行系统研究,首次识别出木质-丝炭组合(孢粉相A)、无定形组合(孢粉相B)和无定形-木...

  • 08月12日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泥质细粉砂挡砂介质堵塞规律与微观挡砂机制

    中国南海海域部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地层砂为高泥质含量细粉砂,开采防控砂难度较大。针对高泥质细粉砂挡砂机制问题,使用粒度中值为10.13μm的泥质细粉砂样品,模拟单向气液携砂流动条件,使用绕丝筛板、金属...

  • 08月12日

    柴达木盆地西部渐新统纹理石沉积特征与原位成藏

    柴达木盆地西部(柴西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发育咸化湖泊、盐湖沉积,其盆内深水区主要发育纹层状泥晶灰岩。泥晶灰岩连同富有机质泥岩、深水粉砂岩等一起构成纹层状交互且纵向叠置的纹理化构造,形成纹理石。基于柴...

  • 08月11日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岩溶类型及特征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缝洞型碳酸盐岩因持续发现超深层资源潜力而备受关注,但该类储层存在成因和特征不明确以及勘探方向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基于地震资料解释,结合资料调研、野外露头考察、岩心及薄片观察、地球化学...

  • 08月11日

    蒸汽吞吐后转降黏化学驱加密井井位优化方法

    稠油油藏在高轮次蒸汽吞吐后转入降黏化学驱是实现稳产的有效接替生产方式,根据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降黏化学驱井网加密的需要,以各注入井到生产井的拟见水时间趋于一致为目标,建立了加密井井位优化方法。针对蒸汽...

  • 08月10日

    中国华南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沉积环境、发育模式与分布预测

    早寒武世是地史中生命爆发的重要时期,海侵作用导致全球广泛发育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将其成就为全球油气最为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中国华南地区虽然也广泛发育下寒武统黑色页岩,但是由于受古地貌、沉积相、后期构...

  • 08月10日

    塔里木盆地南华纪古裂谷对寒武系沉积的控制及勘探意义

    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系经历了南华纪断陷构造沉降和震旦纪坳陷热沉降2个阶段,发育众多不同走向、不同规模的古裂谷。根据古裂谷的走向、规模、性质及其对上覆沉积的控制作用可将其分为台间古裂谷和台内古裂谷2种类型。...

  • 08月09日

    中煤阶煤层气高饱和—超饱和带的成藏模式和勘探方向

    中国低、中、高煤阶煤层气的资源量各占总资源量的1/3,中煤阶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解剖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区块、临兴区块和准噶尔盆地白杨河矿区、白家海凸起等地区的煤层气分布深度、成因...

  • 08月09日

    海相与陆相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

    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的孔隙结构差异明显。基于海相和陆相页岩在岩石组分、成熟度以及有机显微组分的差异开展的成因机理分析表明,页岩中不同岩石组分孔隙的孔径分布差异大,有机质孔隙在小孔径范围内占比多,黏土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