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海滨,孙昭华,李明,陈立
摘要:为探究三峡水库持续下泄清水条件下长江中游沙卵过渡段内卵石局部冲刷、搬运和淤积现象的成因,采用近期水文、泥沙和地形观测资料,结合河道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计算了研究河段内各级流量下的泥沙起动粒径分布,分析了上游来流、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辨析了河床冲淤的成因。结果表明:①45000 m^3/s以上流量时,粒径大于30 mm的卵石可沿洪水主流带连续搬运;流量低于15000 m^3/s时,大粒径卵石只能沿枯期主流在浅滩河段局部搬运;流量介于两者之间时,水流对大粒径卵石的输移动力相对较弱。②三峡建库后,洪水量级削减而枯水天数增多,不利于卵石长距离下移,而水位下降不断溯源传递,促使枯水流路上原本稳定的区域开始冲刷。③局部淤积现象由枯期水动力增强所导致,与长江中游沙卵过渡段特殊的地貌和沉积环境有关。卵石局部冲淤调整可能在河段内多个位置长期存在,需引起关注。
发文机构: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沙卵石河段清水冲刷卵石输移长江中游gravel-sand transitionclear water scourgravel transport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TV147[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