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维阳,杨云平,张华庆,张明进,袁晶,杨保岑
摘要:大型水库运行改变了坝下游水沙条件,引起河床冲淤、洲滩形态等适应性调整,尤其是近坝段沙质河床的响应最为敏感。以三峡大坝下游近坝段沙质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1955—2018年水沙数据与1975—2018年地形资料,研究了河床冲淤量及河床形态、洲滩形态演变及联动关系等。研究表明:伴随流域来沙量减少,1975—2018年河床为累积冲刷态势,枯水河槽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93.1%,同步发生洲滩面积减少、深泓下切;以2009年分界,滩槽冲淤逐渐由"低滩冲刷,高滩淤积"逐渐向"低滩、高滩均冲"转变;受来沙量锐减、河道采砂活动等影响,2013年以来河床冲刷强度显著增大,疏浚抛泥对滩槽冲淤的影响较小;航道工程实施前滩群演变关联性强,太平口心滩发育与头部下移引起腊林洲边滩上段面积减小并后退,对应腊林洲边滩尾部面积增大且淤宽,使得三八滩面积减小且右缘蚀退,金城洲逐渐由边滩演变为心滩;航道工程实施后太平口心滩与腊林洲边滩上段关联性减弱,受航道工程及疏浚抛泥等影响腊林洲边滩下段淤宽,引起三八滩维持面积持续减小、右缘后退及左移态势,促使金城洲萎缩且分散。
发文机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长江航道测量中心
关键词:河床形态洲滩演变人类活动三峡工程长江中游河段riverbed morphologyshoal and beach evolutionhuman activitythe Three Gorges Projectmiddle reaches in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TV148[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