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科学进展 · 2020年第4期514-523,共10页

南黄海大型潮汐水道动力地貌环境对人类活动响应——以小庙洪水道为例

作者:陈可锋,曾成杰,王乃瑞,徐俊晖

摘要:辐射沙脊群内潮汐水道由于没有固定的边界,其稳定性对人类活动影响更加敏感。通过收集近20年来辐射沙脊群南翼小庙洪海域实测高分辨率水下地形资料,结合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人类活动对小庙洪海域水动力和地形冲淤累积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小庙洪水域边滩匡围面积达126.09 km^2,边滩匡围导致小庙洪尾部、中部及口门段断面流量分别减小14.2%、15.79%和9.13%;尾部、中部及口门段深槽区平均流速分别减小20~30 cm/s、10~20 cm/s和5~10 cm/s。小庙洪水道南侧-5 m等深线变化幅度较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10 m等深线继续向西延伸,向南拓展。近20年来小庙洪边滩匡围虽导致水道内纳潮量和水动力有所减弱,但由于目前匡围区均处于高滩区域,各匡围工程所引起的泥沙冲淤仅限于工程区附近,对小庙洪水道整体稳定性、深槽主轴南逼、口门水道整体北淤南冲的演变趋势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发文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辐射沙脊群人类活动动力地貌数学模型小庙洪水道radial sand ridgeshuman activitiesmorphodynamicmathematical modelXiaomiaohong tidal channel

分类号: TV148[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来源期刊
水科学进展

水科学进展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