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年第1期51-60,共10页

龙马溪组岩相类型及其对孔隙特征的影响因素

作者:徐传正,冯烁,田继军,蒋立伟

摘要:以川南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段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全岩矿物分析为手段,结合岩芯薄片观察,划分出4种页岩岩相,其中,黏土质页岩岩相和混合页岩岩相是本研究区发育的主要岩相。基于扫描电镜、有机碳含量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系统地分析了两种主要岩相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黏土质页岩岩相储层中较大孔隙以细颈瓶状、开放型孔隙和半封闭孔为主,混合页岩岩相较大孔隙形态以开放型孔隙和部分半封闭孔为主,两种岩相较小孔隙形态多是半封闭孔。TOC有利于微孔和中孔的发育,黏土矿物发育有利于大孔的发育。由于黏土质页岩岩相的黏土矿物含量比混合页岩岩相高,TOC含量却比混合页岩岩相低,加上成岩作用影响,从而导致黏土质页岩岩相的大孔孔隙体积比混合页岩岩相大,微孔和中孔孔隙体积比混合页岩岩相小。

发文机构: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煤层气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

关键词:龙马溪组页岩岩相矿物含量有机质孔隙结构Longmaxi Formationshale lithofaciesmineral contentsorganic matterpore structure

分类号: TE1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