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论文
  • 08月16日

    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为了明确孔隙-裂缝型碳酸盐岩微观渗流机理,需构建能够精准表征真实孔隙-裂缝双重介质系统三维结构的数字化模型。利用碳酸盐岩样品CT扫描图像和图像分割技术,构建出反映样品结构的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数字岩心模...

  • 08月15日

    稠油冷采降黏剂分散机理与驱替实验评价

    高效分散降黏剂是稠油冷采的关键,不仅具有静态洗油能力,而且能够扩散进入稠油胶质与沥青质之间,具有打散稠油结构的作用。在微观降黏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L-A型稠油冷采吞吐降黏剂静态洗油、微观驱油、单砂...

  • 08月15日

    博格达山山前带芦草沟组不同岩相储集特征及含油性

    为了提高页岩油“甜点”储集层钻遇率,实现页岩油高效动用开发,亟需开展页岩油储集层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和含油性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山前带中二叠统芦草沟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

  • 08月14日

    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分尺度量化表征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串珠状"强反射或杂乱反射。通过设计不同缝洞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将地震正演响应特征与缝洞模型中的缝洞高度、外部形态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震分辨...

  • 08月14日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油藏成岩演化及成藏史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油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埋深为5600~6400 m,为深层—超深层低孔低渗储集层。为揭示储集层致密化过程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流体包裹体分析、沥青荧光颜色分...

  • 08月13日

    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纵向分层结构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是顺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走滑断裂带,具有较强的垂向分层变形特征。走滑断裂带纵向分层结构对于断溶体油气藏控制作用明显。通过对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开展断裂带构造解析,建立其...

  • 08月13日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韭菜园子组储集层特征及敏感性

    为确定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下三叠统韭菜园子组储集层敏感性特征及敏感程度,及时调整压裂工艺及注采开发措施,在剖析储集层岩性、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组成等分...

  • 08月12日

    《新疆石油地质》征稿简则

    1征稿重点(1)前陆盆地(山前坳陷)冲断带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要素;(2)非构造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3)深部油气勘探的经验和方法;(4)非常规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技术;(5)火成岩油气...

  • 08月12日

    低渗透稀油油藏水驱后氮气泡沫驱适应性

    吐哈油田低渗透稀油油藏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水淹程度高,水驱调整措施效果较差,亟需寻找后续提高采收率方法。针对低渗透油藏注入能力差、不适合注聚合物等高黏度流体的特点,利用水驱、氮气泡沫驱和水驱后氮气...

  • 08月11日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三塘湖盆地中二叠统条湖组沉凝灰岩致密油分布稳定,天然裂缝发育,储集层具中—高孔、特低渗的特征,结合近年来研究区致密油勘探取得的成果,分析有效开发面临的技术性难题;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虽然实现了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