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 · 2020年第10期2913-2945,共33页

青藏高原新特提斯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作者:刘飞,杨经绥,连东洋,李观龙

摘要: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YZSZ)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BNSZ)蛇绿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壳和岩石圈地幔残余,是我国铬铁矿和蛇绿岩型金刚石的重要原产地,目前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成因和相互关系还存在着争论。本文总结了YZSZ、BNSZ、狮泉河-纳木错蛇绿混杂岩带(SNMZ)和松多缝合带蛇绿岩的时空分布、组成和构造背景,归纳了拉萨地块晚古生以来的岩浆岩分布,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 Panjal地幔柱活动可能促使怒江洋和雅江西洋在早二叠世空谷期(283~272Ma)打开;(2)雅江东洋由于松多洋的南向俯冲在晚三叠世打开,与雅江西洋以萨嘎-措勤为界,并形成冈底斯东部245~200Ma岩浆热事件;(3)~140Ma班怒洋闭合以及南羌塘与北拉萨地块碰撞,导致雅江洋扩张速率加快而引发了北向拉萨地块的平板俯冲,进而导致班怒洋的再次裂解形成133~104Ma"红海型"小洋盆;(4) YZSZ缝合带西段南带蛇绿岩为北带的逆冲推覆体;(5) BNSZ和SNMZ蛇绿岩隶属于一个洋盆,后者代表了班怒洋成熟洋盆扩张脊的残余。

发文机构:地幔研究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山东省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院士工作站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松多缝合带冈底斯岛弧蛇绿岩新特提斯洋Yarlung Zangbo suture zone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Sumdo suture zoneGangdese island arcOphioliteNeotethys

分类号: P61[天文地球—矿床学]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