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 · 2020年第12期3673-3682,共10页

新疆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镍铜钴成矿岩浆作用过程:流体化学与碳同位素组成制约

作者:张铭杰,班舒悦,李思奥,宋哲,仇哲,李立武,惠卫东,李中平

摘要:东天山造山带的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为一个早古生代长期活动的幔源岩浆通道,大型铜镍钴硫化物矿体赋存于Ⅰ号超镁铁质岩体的顶部,不同类型岩石中辉石矿物的流体挥发份化学组成以H2O为主(平均91%,5400.4mm3/g),其次为H2(2.0%)、H2S(2.3%)和CO2(2.1%);赋矿角闪橄榄岩中CO2和H2S含量最高,辉长岩中流体挥发份含量低于辉石橄榄岩和橄榄辉石岩等岩浆早期结晶的岩石。CO2和CH4的δ13C值位于地壳与甲烷氧化的范围内,甲烷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正序分布模式,部分样品(TLG512)释出的CH4和C2H6具有较重的δ13C值和反序分布特征。表明I号岩体不同类型岩石可能是不同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成矿岩浆具有富H2O和H2S的特征,可能起源于被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源区,混染壳源组分可能为俯冲板片来源蚀变沉积有机质组分。

发文机构: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疆哈密和鑫矿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岩浆过程碳同位素组成流体挥发份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东天山造山带Magmatic processCarbon isotopeVolatilesTulaergen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astern Tianshan Orogen Belt

分类号: P611[天文地球—矿床学]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