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20年第3期14-23,共10页

低阶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多尺度联合表征

作者:杨甫,贺丹,马东民,段中会,田涛,付德亮

摘要:多尺度微观孔隙结构对低阶煤储层煤层气吸附/解吸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黄陇侏罗系煤田和陕北侏罗系煤田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压汞、液氮吸附和CO2吸附等测试手段表征低阶煤储层的孔径分布、孔隙类型等参数,联合核磁共振测试定量分析低阶煤阶段孔径和多尺度孔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低阶煤孔隙以微孔为主,大孔次之。微孔、大孔、介孔对比表面积的贡献率依次减小。低阶煤储层孔隙类型以两端开口的“柱状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孔隙连通性较好。核磁共振法获取样品的T2 c截止值为1.4~155.2 ms,变化较大,束缚流体饱和度(BVI)为79.21%~96.96%,可动流体饱和度低。低阶煤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多样,单一测试技术与联合计算表征方法在表征低阶煤储层的孔隙结构时差异较大。

发文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孔隙类型孔径分布核磁共振低阶煤储层侏罗系黄陇煤田陕北煤田pore typepore size distribution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ow rank coal reservoirJurassicHuanglong coalfieldShaanbei coalfield

分类号: TE12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