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20年第5期13-22,共10页

北大巴山地区鲁家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意义

作者:钟红利,吴雨风,闪晨晨

摘要:为揭示北大巴山地区下寒武统暗色页岩的生烃潜力,以该区鲁家坪组野外露头区样品的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鲁家坪组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页岩气勘探意义。结果表明:北大巴山地区鲁家坪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样品TOC质量分数为0.182%~9.063%,平均值为3.21%;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盐度浅水中的菌藻类微生物;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36%~2.56%,平均值为1.86%,岩石热解峰温(Tmax)为418~530℃,平均值为460℃,烃源岩已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表明处于生湿气或干气阶段,原始生烃潜力较好;北大巴山地区鲁家坪组暗色页岩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烃源岩中的裂隙、溶孔可成为页岩气的吸附储集空间,构造改造较弱区及侧向封堵良好的断层下盘有望形成页岩气富集的有利区。

发文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页岩气地球化学特征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北大巴山shale gas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Lower CambrianLujiaping Formationnorthern Dabashan area

分类号: TE122.11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