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20年第6期36-49,共14页

自生黏土矿物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合水地区长6油层组为例

作者:曹江骏,陈朝兵,罗静兰,王茜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重力流砂岩储层自生黏土矿物发育,导致其孔喉结构复杂、微观非均质性强、物性较差。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利用铸体薄片、图像粒度、扫描电镜、矿物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物性、激光共聚焦等资料,研究了自生黏土矿物对长6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自生黏土矿物作为该地区最主要的成岩产物,对长6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有重要影响,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储层中自生黏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伊利石及高岭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在砂质碎屑流与浊流储层中的含量相近,伊利石在浊流储层中含量较高。③伊利石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和控制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黏土矿物,从距今102 Ma之后,储层开始受伊利石胶结作用影响,其微观非均质性整体变强。④根据伊利石含量及渗透率大小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地区。第1类为伊利石弱胶结区,微观非均质性弱,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为"甜点区"首要勘探目标;第2类为伊利石中等胶结区,微观非均质性中等,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为"甜点区"次要勘探目标;第3类为伊利石强胶结区,微观非均质性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南部,为非"甜点区"。该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提供借鉴。

发文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微观非均质性自生黏土矿物长6油层组合水地区鄂尔多斯盆地micro-heterogeneityauthigenic clay mineralsChang 6 oil reservoirHeshui areaOrdos Basin

分类号: TE12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