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20年第5期170-176,共7页

顺北油田缝内转向压裂暂堵剂评价实验

作者:张雄,王晓之,郭天魁,赵海洋,李兆敏,杨斌,曲占庆

摘要:缝内暂堵压裂是开发断溶体油藏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工艺可以使新裂缝在已压出裂缝的其他位置起裂,从而大幅度提高井周弱势通道的动用程度,增加裂缝复杂度,达到增产的目的。顺北油田奥陶系油藏埋深大,缝洞特征明显,温度可达到160℃,导致普通可降解型堵剂快速失效,为此优选了一种油溶性树脂粉,开发了一种自降解颗粒。基于桥堵机理明确了粒径配比和有效暂堵厚度要求,对堵剂稳定性及高温下的降解、吸水后的膨胀情况进行了评价;通过改进的驱替装置对堵剂在裂缝中形成的暂堵隔板强度进行了评价;最后反向注入,记录解堵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油溶性树脂粉不溶于水和酸、碱,但任何温度下都可溶于油,厚度为14 cm的油溶性树脂粉暂堵隔板在不同粒径颗粒质量比为1.0∶2.0∶2.3时,可耐受10 MPa的压力;A型自降解颗粒不溶于酸、碱、盐,且不溶于油,在高温油相或水相中均可自我降解,厚度为16 cm的A型自降解颗粒暂堵隔板在不同粒径自降解颗粒质量比为1.0∶1.3时,可耐受10 MPa的压力。该研究成果为顺北油田提供了2种暂堵压裂时使用的暂堵剂。

发文机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科技处

关键词:暂堵压裂暂堵剂颗粒暂堵暂堵强度评价物理模型试验顺北油田temporary plugging and fracturingtemporary plugging agenttemporary blockage of particlestemporary plugging strength evaluationphysical model testShunbei oilfield

分类号: TE355[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