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 2020年第5期34-45,共12页

断裂密集带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探讨--以歧口凹陷歧南断阶带为例

作者:胡贺伟,李慧勇,许鹏,陶莉,华晓莉

摘要:为研究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规律,以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岩心等资料为基础,利用断裂密集带划分,累计隆起幅度和盖层断接厚度计算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渤海湾盆地歧南断阶带中浅层油气平面和垂向差异富集规律,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歧南断阶带内以似花状断裂密集带为主,走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其中以发育背形断裂密集带为主;②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区域位于断裂密集带内部及边部,内部油气富集程度较边部高,从断裂密集带类型分析,油气主要富集于背形断裂密集带,背形断裂密集带内累计隆起幅度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③垂向上,东营组下段泥岩盖层断接厚度控制断裂密集带内中浅层的油气聚集;④背形断裂密集带内累计隆起幅度较大且东营组下段泥岩盖层断接厚度小于50 m的区域,油气可穿越东营组下段泥岩盖层在中浅层富集。该项成果可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勘探评价提供参考。

发文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关键词:断裂密集带累计隆起幅度成藏模式歧南断阶带渤海湾盆地fault concentrated zonecumulative uplift amplitudeaccumulation modelQinan step-fault beltBohai Bay Basin

分类号: TE121.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来源期刊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Lithologic Reservoirs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