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强,余建国,田云吉,胡克来,杨红梅,程旭明,朱玉双
摘要:单河道砂体构型的精细刻画受到第3、第4级次构型界面的约束,使得隔夹层的分类识别成为该项研究的前提。以层次分析为指导,从岩心标定入手,结合测井和录井资料综合分析,利用交会图版识别出演武油田Y116井区隔夹层的划分标准,并由单井追踪多井,研究了隔夹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在其约束下刻画出3类构型单元,形成了隔夹层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在演武油田延8段共识别出单河道砂体间隔层、单河道砂体间夹层和单河道砂体内夹层3类构型界面,在泥质、钙质、物性3种成因下将复合分流河道砂体划分为4期单河道砂体,其中隔夹层纵横向分布具有物性夹层多见于河道中部,泥质夹层常见于河道边部,而钙质夹层多位于河道上部的分布特征;构型要素垂向叠置样式和平面接触样式研究得到,垂向以分离式和切叠式为主,横向以侧切式和泛滥平原接触为主,形成了独立型分流河道单元、分离型细粒沉积单元以及接触型增生体单元;各构型要素形成了“接触广泛、叠置错综”的具泛连通性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构型分布模式。本次研究实现了对研究区构型界面的识别表征,为精细刻画单河道砂体构型单元提供了依据,对油田进一步生产和开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文机构: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作业一区
关键词:单河道砂体构型精细刻画构型界面分布模式延8段演武油田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in single channel sand bodyfine characterizationarchitecture interfacedistribution patternYan 8 memberYanwu Oilfield
分类号: TE121.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