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 · 2020年第1期37-53,167,168,共19页

喀斯特地区煤田多孔联采3D-RVSP勘探实践:以中国五轮山为例

作者:胡明顺,潘冬明,周福宝,李娟娟,王扬州,陈圣恩,许永忠

摘要:喀斯特地貌等复杂地表地区的常规地震勘探一直面临着激发和接收条件差的难题。RVSP(Reverse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地震勘探采用井中激发、地面接收的观测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复杂地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分析指出:在岩溶发育的喀斯特地貌等复杂地表地区,浅层激发的地震波受各种多次波、面波和岩溶地质体的散射干扰作用,反射地震数据品质极低,且难以通过去噪方法提高信噪比。当加大激发深度,避开浅表层复杂地质体时,能够提高反射波品质。RVSP方法采用井中激发,正好具有上述潜在优势。根据其观测系统得特殊性,利永有效反射波与大部分干扰波存在的视速度差异进行滤波可进一步提高反射波信噪比。本研究在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开展了8孔联采3D-RVSP勘探研究,结果表明:在岩溶发育的复杂地表条件地区,3D-RVSP观测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反射地震资料;采用多孔联采的3D-RVSP方式,具有数据采集效率高、改善地下覆盖均匀性的特点;获得的成像结果分辨率高,能够对细小断裂构造进行精细刻画。

发文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感知矿山物联网研究中心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喀斯特复杂地表地震响应3D-RVSP多孔联采KarstComplex surfaceSeismic response3D-RVSPMulti-hole joint acquisition

分类号: P31[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