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17日

    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身份性淡化

    我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农村居民之间流转,其流转表现出明显的身份性,引发大量法外隐形流转、宅基地闲置等问题。随着新时代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民对宅基地财产性收益的迫切需求,身份性限制成为宅基地使用...

  • 08月17日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新零售模式探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电子商务的升级,新零售商务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利用云服务能力,实现全场景、全渠道、全品类智慧营销模式,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新零售内涵、性质,分析云南特色农...

  • 08月16日

    “资本—决策”视角下农户参与乡村 旅游经营影响研究--基于福建安溪县调研案例

    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对地区乡村的发展建设、农民实现产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户“资本—决策”研究为解决农户乡村旅游经营认知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对福建省安溪县农户225份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在社会实践理论基础上建...

  • 08月16日

    茶农扩大种植规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三个县市茶农的调研数据

    利用浙江省三个县市219份茶叶种植农户调查样本数据,并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茶农扩大种植规模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茶园面积、茶叶种植年限、机械设备投入费用、...

  • 08月15日

    安徽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演变及粮食安全评价

    种植结构优化是保障粮食产能的重要方式。结合2008—2018年安徽省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利用空间数据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及粮食安全状况。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小麦、玉...

  • 08月15日

    高校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德育教育探讨

    随着微信成为“国民第一应用”,微信社交功能“朋友圈”也成了大学生最为热衷的网络社交平台之一。大学生群体在朋友圈中建构“理想自我”和“媒介现实”,成为自觉的主体和不自觉的受众,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

  • 08月14日

    乡村治理体系和基层党组织的关系论析

    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体系的有效载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关键是自治、法治和德治三者的结合,这三方...

  • 08月14日

    征地拆迁“钉子户”的行动策略阐释——基于霍曼斯微观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人类理性互动、公平交换问题的一般框架,其要义包括交换是社会整合的基本要素,等量价值的交换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酬赏或效用的心理满足是人们理性行动的主要目的。基于社会交...

  • 08月13日

    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将其作为新时代的重点工作牢牢抓紧。当前我国乡村不同程度的存在文化产业模式单一、传承主体接续不畅、负面文化冲击、文化管理效...

  • 08月13日

    多元协同破解深度贫困地区农业发展困境研究——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冬季马铃薯项目为例

    解决我国边境少数民族深度贫困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实地调研发现:澜沧县虽然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却面临农民素质贫困、农业条件贫困、农业产业贫困的多维贫困交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