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气象 · 2020年第4期9-18,共10页

浙江省2015年多梅年和2018年少梅年大尺度环流特征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丽娟,邓方俊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实测降水资料,研究了2015年及2018年梅汛期间大尺度环流特征和梅雨锋结构,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梅汛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西脊点位置稳定且比较偏西;而2018年梅汛期间脊线北跳明显,西脊点偏东。2015年梅汛期间南亚高压120°E脊线稳定在24°~29°N,而2018年梅汛期间脊线大部分时段在30°N以北;梅汛期间东脊点在100°~130°E,偏东和偏西都不利于梅汛期降水持续。(2)2015年低层西南季风与冷空气交汇到30°N附近,高空急流稳定少动且比较强;而2018年低层西南季风前期偏弱,后期偏强,高空急流随时间北跳明显,且急流较弱。(3)2015年浙江均处于850 hPa假相当位温密集区的梅雨锋内,梅雨锋垂直方向均向北倾斜,且持续到对流层中高层,降水和北方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而2018年梅雨锋偏北,浙江均处于其南侧,垂直方向第一阶段梅雨锋在600 hPa以下较明显,且向南倾斜,降水无冷空气影响。第二阶段梅雨锋进一步北移,虽然垂直方向向北倾斜,降水有冷空气影响,但梅雨锋位置太偏北,浙江降水弱。

发文机构:台州市气象局

关键词:大尺度环流梅雨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

分类号: P45[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